冷战的起源、紧张局势和解冻的关系
冷战的起源和演变:从二战合作到战后敌对。通过令人信服的分析,探索形成这一关键时代的历史背景和关键事件。深入了解和平与合作的原因和教训。
第二次世界大战见证了英国、美国和苏联之间非凡的军事联盟,它成功地挫败了希特勒对欧洲的征服。这些国家的人民和政府,以及被占领国家的抵抗运动,都希望这个对抗残酷的纳粹政权的联盟能够预示一个和平与合作的时代,并期待着一个更光明的未来。
然而,在战争结束后的短短两年时间里,这种合作就演变成了相互不信任和外交谈判的破裂。本文探讨了冷战的起源,分析了1945年至1947年的根本原因和关键事件。
早期的敌意
民主资本主义政权和苏维埃共产主义政权之间的对立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17年11月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后果。在弗拉基米尔-列宁的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宣布他们打算点燃一场世界共产主义革命,旨在瓦解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阶级社会。这一宣布,加上布尔什维克夺取资本主义财产,拒绝支付累积的债务,以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退出盟国联盟,引发了西方国家的恐慌和背叛。
西方国家认为布尔什维克的计划是对其经济和社会制度的直接威胁,他们感到在与德国帝国主义的集体斗争中被出卖了。因此,在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后,协约国提供了经济援助,并派遣了小规模的军事特遣队,支持反革命军队与布尔什维克政权作战。同时,布尔什维克敦促他们在西方国家的追随者退出社会主义政党第二国际,加入新成立的共产主义政党第三国际,保证效忠莫斯科的领导。
战时的合作
在紧张局势一触即发的背景下,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英国、美国和苏联之间形成了一个不太可能的联盟。从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到1945年5月最终击败纳粹德国,这些国家进行了忠诚而有效的合作,阻止了希特勒对欧洲的征服。法国、波兰、荷兰、丹麦和挪威等被轴心国占领的国家的流亡政府和抵抗运动都有这样的愿望:这一战时联盟将为西方民主国家与苏联之间的和平与合作的未来奠定基础。
尽管军事胜利带来了乐观情绪,但在战后的几年里,合作迅速减少,出现了普遍的互不信任。有两个重要因素促成了战时联盟向冷战的转变:交战国在多年的冲突后疲惫不堪,以及原子弹的问世。1945年8月,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破坏性影响,不仅强调了苏联和西方之间战争的破坏性潜力,而且也是对公开战争的一种强大威慑。
核威慑
1949年,苏联成功地测试了他们的第一颗原子弹,使人们更加认识到,苏联和西方之间的战争有可能毁灭地球上的生命。这种严峻的前景对两个大国之间的公开敌对行动起到了强制性的抑制作用。相反,它们参与了经济和意识形态的战争,维持着对立的军事联盟(北约和华沙条约),并在间谍活动中投入了大量资源。世界发现自己处于长期的冷战之中,其特点是意识形态的对抗和军事对峙,但总是止步于直接武装冲突。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苏联独裁政权的内部软化,戈尔巴乔夫的裁军建议,以及罗纳德-里根愿意参与此类建议,创造了一种合作的氛围,见证了一个显著的转变。这些因素导致冷战逐渐解冻,取代了四十年来界定西方和苏联之间关系的冰冷敌意。
战后岁月
为了理解从战时合作到和平时期敌意的迅速转变,关键是要研究1945年至1947年期间的长期根源和具体事件。虽然前一段强调了1941-1945年军事联盟带来的希望,但必须承认,自1917年布尔什维克革命以来,民主资本主义政权和苏维埃共产主义政权一直处于相互敌视的状态。德国重整军备和纳粹侵略所带来的威胁暂时掩盖了1917至1936年间的冷战。
冷战的出现是历史怨恨、意识形态冲突和地缘政治动态的复杂相互作用。布尔什维克革命期间播下的早期敌对种子和随后的反革命反应,为西方大国和苏联之间长期的紧张关系奠定了基础。尽管最初有战后合作的承诺,但交战国的衰竭和原子武器的出现进一步巩固了这种分裂。然而,随着苏联内部的变化以及戈尔巴乔夫和里根等领导人愿意追求裁军,冷战最终让位于一个合作和改善关系的新时代。